“我们密切关注着中国市场的发展,但下一个合作方向还没有敲定。”在成都车展的前一夜,大众汽车的高管如此回应沸沸扬扬的合作传闻,“未来,我们会陆续向大家宣布合作的成果,小鹏汽车只是其中之一。”
刚下飞机的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(Thomas Schäfer)再次感慨中国速度,大众要适应中国速度,而且要超越,要跑的比别人快,同小鹏和地评线等的合作,是加速的重要环节。
(相关资料图)
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(Thomas Schäfer)
为了加速,从上海车展大众集团大手笔包机参展可以看出,大众董事会成员更频繁地来访中国,参加试驾,更加深层次沉浸到中国市场的发展节奏和脉搏当中。
2023岁末到2024年初期间,大众汽车就将迎来入华40年的重要里程碑。大众汽车在中国已走过了40年,是中国速度和中国合作的受益者,见证了中国市场叹为观止的快速发展,也享受了发展的红利。
如今中国汽车行业再次面临极速转型,大众是所有外资品牌里最坚定的加码者。
面对逆全球化和脱钩论,施文韬表示,脱钩绝对不是一件好事,因为汽车是全球性的,我们一直在大力推进“在中国,为中国”战略,所以在上海车展期间,宣布成立了大众汽车(中国)科技有限公司。
面对全球最激烈的中国市场竞争,不进则退,大众品牌勇于在华投资,并带头跟新造车大胆合作,背后有怎样的逻辑?大众汽车为什么将中国称为“健身中心”?
和小鹏价值互补,下一个合作对象还没敲定
他山之石可以攻玉,关于为何选择跟小鹏汽车合作开发新车,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(Stefan Mecha)表示,要找到合作方的独特价值是什么,看看其与大众汽车的价值是否存在更多契合点。
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(Stefan Mecha)
大众看重小鹏汽车在高级自动驾驶等技术上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,且实现了规模效应。大众汽车希望能够从中汲取经验,并将其拓展到大众汽车的产品中去。
“合作刚刚起步,目前首先着重于推出两款车型。下周我们会和小鹏汽车开会探讨,争取在2026年早些时候推出这两款车。”
关于为什么为什么选择了小鹏G9而不是G6平台,施文韬解释说,因为小鹏汽车在不断地升级平台。双方会先基于G9合作,到2026年推出这两款车之前,大众汽车也会持续关注其平台的发展和升级。
根据孟侠,G6是比较小的平台,而G9相对更大,这是大众汽车目前在纯电领域的空白。其次,G9在技术上和G6相似,特别是它的电气架构和核心技术方面类似。而大众想要推出中型电动车,填补其市场空白。
技术路线方面,大众汽车表示,会与小鹏汽车合作研发两款车型;也会和地平线围绕MEB平台开展合作,这是两条不同的工作线,是未来的一种研发模式。
大众汽车有三个不同的软件堆栈,1.1即MEB;1.2是现在所推进的平台;2.0就是SSP,而CARIAD横跨所有的平台。1.1在中国主要是针对MEB车型,未来我们开发新的软件。CARIAD和小鹏汽车之间没有职能重复。
施文韬总结,与小鹏汽车的合作,将进一步加强“在中国,为中国”战略的落地,更好地响应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,并且进一步加速大众汽车的电动出行转型。不仅能够进一步拓展产品线,还有利于实现规模、销量和技术上的突破。
“大众汽车在决定投放什么车型时,会始终关注市场的发展和变化。也许未来,我们会改变想法。”对于目前的其他合作传言,孟侠表示,大众密切关注中国市场的发展,但下一个合作方向还没有敲定。“未来,我们会陆续向大家宣布合作的成果,小鹏汽车只是其中之一。”
价格战是短期方式,丰富产品阵容是长期之道
“下半年,中国纯电汽车市场的竞争仍会非常激烈。鉴于插电式混动车型得到了不少政策支持,其销量可能会增加20万辆,而纯电汽车有可能会减少20万辆。”这是孟侠的判断,因为可以看到有很多新的品牌和新的产品参战,“短期内市场竞争不会变得更弱。无论是在产品端还是在价格端,竞争会越来越激烈。”
而大众目前6万辆的纯电销量不足以让人特别满意。大众表示,目前十万出口的ID.3确实靠价格吸引了更多关注,占细分市场销量的30%,已经出现提车等待的情况。ID.4在A级纯电SUV市场中排名第三。大众表示将保持现有产品的价格,之后下一步就是丰富产品阵容。
大众汽车ID.7 VIZZON不久后会正式上市交付,第二步是上汽大众ID.NEXT,这款车型已经在上海车展首秀,下一款车来自大众安徽,将于2024年下线。来自上汽大众的另一款纯电ID.车型亦将亮相。至2025,还会陆续有新车亮相,一部分会来自大众安徽。然后是跟小鹏合作的两款B级车将在2026年争取早点面世,探岳、途观等燃油车型也会陆续迭代。
施文韬表示,价格战是短期的竞争方式,我们应该让产品阵容更加丰富,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。因此,大众汽车通过和中科创达、地平线的合作,以及CARIAD中国,致力于让中国用户有更多选择。这才是长效的竞争之道。
大众汽车预判,到2025年,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计将超过燃油车,所以,燃油车在中国车市接下来的十年中仍有空间,燃油车仍是大众业务的重要一环。
“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四、五线城市中的用户使用习惯与一、二线城市完全不一样,那里的燃油车销量仍然非常坚挺。”
目前大众汽车依然还是燃油车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。前7月,大众汽车共计交付新车约126万辆,市场份额同比增加了1%。对于燃油车年均减少9%的大盘子来说,份额的提升,证明玩家越来越少。
新产品的开发对于成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,电动车短时也无法达到燃油车的盈利能力,降本增效和成本控制是目前大众品牌的关键课题。大众推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“塑形计划”,即降低运营成本、提升效率、优化流程和体系,以及把握市场机遇等。
大众汽车(中国)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,就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和降本增效,简化采购流程,提高协同效率。一汽-大众和上汽大众各有约2000名工程技术研发人员,也要利用协同优势,比如,共同研发针对中国市场的导航系统。
而与小鹏等的合作,也与将本增效有关,通过合作来增加销量,用销量来平摊成本。但是施文韬表示,大众汽车不会以降低用户体验为代价来提升利润率,会加强供应商合作。可以看出继续挖掘燃油车业务的盈利能力,也是路径之一。
诚如孟侠所说,中国是大众汽车的“健身中心”,这里充满了活力,每天都会有新事物、新发展。这就要求大众汽车始终与时俱进,快速决策,把住市场脉搏。